close
東引島上的東湧燈塔是我們此次來馬祖最主要的重點,有人說來到馬祖沒來東湧燈塔
就像沒來過一樣,真的,東湧燈塔真的美翻了~
你可能會想問,既然是東引島為何不是東引燈塔,而是東湧燈塔呢?
其實東引原名「東湧」,據說很早以前在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突然湧現一
座小島,所以名為「東湧島」。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在馬祖列島中東引海域最深,
當船來到東引時海浪便轉大,所以以「湧」來稱呼。
這座燈塔是由英國人在清光緒30年(1904年)設計建造的英國式建築,塔高14.2公尺,
由海平面算起有97.8公尺,是全國第四高的燈塔,也是台灣領土最北的一座古蹟。
燈塔塔頂是用金屬建造的,所以在早期燈塔的燈是以「鐙」來稱呼的。
在往燈塔的路上即使是晴空萬里風近還是異常的強勁,人都站不穩,帽子不小心就可能飛走。
佇立於懸崖上的白色燈打塔和湛藍的海水互相輝映,格外的引人入勝。
站在高處遠窕,海浪在岩石間翻滾,激起的浪花打在岩石上,讓人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。
由燈塔旁的石階而上,相連的是外觀優雅的房舍,是當初燈塔的工作人員所居的房舍,
早年甚至還有豬舍,而擔任此工作大多是父子相傳,可以想像當初在此的生活困苦。
燈塔後方有個步道連接到烈女義坑,據說再過些時日就會開滿馬祖的保育植物"紅花石蒜",
到時碧海藍天與粉紅花朵爭奇鬥艷,美不勝收。
步道旁的欄杆以迷你的燈塔做裝飾,不禁讓人會心一笑,
也替東湧燈塔更增添一份風韻。
東引因為東湧燈塔而更加美麗,建議大家一生一定要來一次喔~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