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行程來到第三天,我們從東引搭2小時的船回到南竿,再搭50分鐘的小白船到東莒,
這樣我們耗去半天的時間終於抵達東莒。
莒光鄉位在馬祖列島最南,包括東莒與西莒兩個島嶼。東莒與西莒因為狀似兩隻
趴在中國閩江外海的狗兒,因此舊名「東犬」與「西犬」,又合稱「白犬列島」。
後來取毋忘在莒之意,才更名為莒光,因此也就有了東莒與西莒之稱。
島上有個超過百年的東犬燈塔又名東莒燈塔,清朝因鴉片戰爭失利,與英國簽訂
南京條約開放沿海通商,為便於辦別福州方位,同治年間又應英人要求興建燈
塔,造建於清同治11年(西元1872年),在此歷史背景下,東犬燈塔於焉誕生。
東犬燈塔是台灣第一座使用花崗岩建造的燈塔,燈塔的高度約19.5公尺,
光源經過蚌型水晶透鏡折射後,光程可遠達16.7浬(約31公里)。
東犬燈塔靜靜在東莒島服勤超過百年,每天夜裡固定閃爍著一長兩短的燈號。
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,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
的白色防風矮牆,當地居民稱此地為「白毛城」,主因是東犬燈塔位處高地,
風勢強勁,為免守燈人手上的煤油燈被風吹襲,才特地築起。
桑海滄田,燈塔佇立海邊百年,每晚一長兩短的指引魚民回家的路,但敵不過現實的逼迫,
島上的樓房多已人去樓空,令人不勝唏噓。
東犬燈塔的美比不上東湧等塔,但與當天的天氣一襯,時而晴,時而陰,時而雨,更增添一份滄桑,
令人不勝唏噓。
全站熱搜